学院2020级本科生顺利完成普通地质学实习

发布时间:2022-12-29浏览次数:10

普通地质学实习是一次地质启蒙教育,是海洋地质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于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巩固专业知识和提高实践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日,威尼斯59942020级海洋科学专业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方向本科生在张鹏辉、吴琼和张超三位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两个阶段共为期4天的普通地质学实习。此次实习区包括南京阳山碑材遗址、南京江宁汤山方山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猿人洞风景区、江苏省园博园以及紫金山。实习区位于被称为中国地质工作摇篮的宁镇山脉的核心区,历来是我国地质教学实习地区,在地学界有很高的知名度。

1111日晚,实习动员大会在电气馆507召开。带队老师分发了罗盘、放大镜、地质锤、野外记录本等实习用具,强调了实习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以及疫情下的实习防护措施,讲述了野外实习考察应该掌握的技能,并对实习区及实习任务进行了简单介绍,帮助同学们为接下来的实习做好充足的预备工作。

张鹏辉老师为同学们讲解注意事项

一、多彩深秋,踏上实习之路

       1112日上午,怀着期待的心情,同学们来到了实习第一站—“天下第一碑”南京阳山碑材遗址,实习之旅由这里的下二叠统栖霞组灰岩展开。沿着崎岖的山路,伴随着老师们娓娓的讲解,同学们一边前进,一边增加了对实习区域地质背景的认识。到达黄龙山北侧后,同学们三五成群,仔细观察了下二叠统栖霞组灰岩的特征,纷纷使用地质锤,敲下了一块属于自己的岩石手标本。此外,同学们也学习了手持式GPS的使用,对断层的类型进行了判断,并且运用所学通过罗盘测量了该断层两侧岩层的产状。记录整理好野外记录本后,同学们抵达山顶,一起欣赏了巍峨的阳山碑材碑身和碑额,圆满完成了第一天的实习任务。

张鹏辉老师为同学们讲解阳山碑材实习区历史及考察路线

张超老师为同学们解释露头背后的地质演化现象

栖霞组灰岩露头

同学们在进行岩层产状要素的测量

1113日清晨,同学们再次出发,前往南京汤山方山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探索“地层天书”和“人类密码”的奥秘。场馆内,吴琼老师首先为大家介绍了该博物馆的建设历史以及南京猿人洞发现的过程,让同学们对六亿年以来的地球生命及地质的演变演化过程充满了好奇。琳琅的化石展品以及花式的视频图片讲解,以及沉浸式的游戏互动,同学们在体验探索式参观模式下,了解和感悟地球历史中那些漫长而丰富的生命与地质演变。随后大家移步猿人洞风景区,瑰丽的溶洞,形态各异的钟乳石,都蕴含着各种地质知识点。吴琼老师为同学们详细讲解了钟乳石的形成机制及钟乳石中氧同位素在古气候研究中的重要意义,拓宽了同学们的科学视野。

三位老师为同学们讲解猿人洞发现经过和生命进化史

吴琼老师在猿人洞为同学们讲解洞穴石笋地质事件的定年及意义

二、冬意渐浓,穿梭海陆时空

 128日,同学们满怀期待,踏上了第二阶段实习之路。来到江苏省园博园棒锤山西侧,通过张鹏辉老师和张超的讲解介绍,同学们学习和观察了上二叠统大隆组和三叠系中下统青龙组地层,体验了以短短百米的距离跨越上千万年的地质历史。在交错的地层互层露头,同学们手拿地质锤,切身体验着不同岩石岩性的差异;在张鹏辉老师的讲述中,同学们从眼前的地层出发,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幅磅礴的构造演化画卷,想象着南京地区二叠纪以来的海陆变迁。

张鹏辉老师讲述南京地区海陆变迁过程

同学们进行野外记录

第二天的紫金山之行,更是让同学们切实体验了一把雾中登山的刺激感。山路陡峭,寒意潇潇,同学们一路勇攀高峰,拨开迷雾,在老师的指导下成功完成了山腰处露头岩石标本的描述鉴定及山顶处地层的产状测定两个点位的实践任务。在山腰处的岩石标本中,同学们回顾了矿物学与岩石学知识,在破裂新鲜面对矿物组成、脉体、解理等知识重新梳理,呼啸的寒风依旧抵挡不住同学们求知的热情。登顶固然艰辛,但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都咬牙坚持,终究苦尽甘来,不仅体验了一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畅快之意,更是在勇攀知识高峰的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本次普通地质学实习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紫金山顶砾岩层图片

纵然天气渐冷,但也抵挡不住一颗颗炽热的心。在本次的普通地质学实习中,同学们在三位带队老师的指导和鼓励下,独立完成了实习用具的规范操作、野外实习记录、学习并掌握野外地质观察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在大家眼中,美丽的自然风光下隐藏着沧海桑田的故事,需要有一双专注的眼睛、一颗满怀热忱的心,去倾听、去了解、去感受。相信此次实习经历一定会深刻烙印在同学们心中,为未来的学习和科研埋下一粒种子,期待有一天破土而出,茁壮成长!

 全体师生于阳山碑材合影



 文字:国子、许诺、李文杰、郭惜语

 图片来源:李文杰、国子

 审核:孙高远、张鹏辉、吴琼、张超



Baidu
sogou